黄虎威教授举行和声学专题讲座
泉源:
作者:
宣布时间: 2018/10/8 14:58:00
浏览量3402次
9月21日,中国顶级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虎威教授在锦江校区梧桐楼学术厅举行《源于古板 不囿于古板——我怎样运用和声》学术讲座。讲座由作曲系主任杨晓忠教授主持。
黄虎威教授与和声的缘分始于1949年,从自学吴梦非编译的《和声学纲要》最先,到1950年月初进入西南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学习该丘斯的《和声学》,再到1956年前往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加入苏联作曲专家古洛夫“和声教学研究班”,完玉成程一年多的学习,这六十年的教与学让他对中国和声学的生长历程与成绩如数家珍。黄虎威教授以为:“从1914年商务印书馆出书高寿田译诉的中国第一部《和声学》专著以来,在100多年的历史历程中,经由几代音乐理论家们和作曲家们的配合起劲,古板和声在中国早已生根生长,并且取得长足的生长,这关于我国的音乐教学和音乐创作均爆发了一连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黄教授强调艺术作品必需立异:“在古板和声规模内有足够的立异空间,怎样在规则与突破中别具匠心,创立性地逾越通例?怎样独树一帜而又贴切地表达头脑内容?皆是配合追寻与现实偕行的偏向与路径。”
关于学子们最为关注的怎样学习古板和声的问题,黄教授以他多年的教学履历,大道至简地指出两个学习的偏向:“一是和声序进,即遴选出最佳的和弦选配计划;二是和弦毗连的要领,即准确的声部举行。”关于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中教学的巨细调功效系统和声,黄教授说:“巨细调功效系统和声深刻地展现了调性和声的实质,它讲清了每个和弦所处的典范情形,讲清了和声举行的基本纪律和逻辑,和弦该从那里来,该向那里去,以及声部举行的准确要领是什么等等。因此,无论从作曲的角度照旧从教学的角度看,巨细调功效系统和声都是最好的,至少是最好的理论系统之一”。
“我怎样运用和声”部分是黄教授现实运用和声的精髓之讲,他的表述言简意赅,他说:“和声是组成音乐作品最主要的元素之一,其运用与作者的创作理念亲近相关。在音乐创作中的和声运用基于三个方面的思量,即作品的内容和气概;艺术体现的需要;写作时的小我私家喜欢和兴趣。”讲座中,黄虎威教授在现场指着谱例,逐行逐段地讲述了钢琴独奏曲《嘉陵江理想曲》《二重变奏曲》和小提琴独奏曲《峨眉山月歌》的创作思绪、写作技法以及怎样运用和声来体现中国气概和民族特色。纵横有序的理论框架与经典的案例剖析,让听讲师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