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

中华古板音乐研究院

  华乐传承

News Information

2021年度四川扬琴传承人驻校传承事情坊专家讲座系列综述(二) ——杨晓教授《中国古板音乐三论——一种说文解字般的遐思》

宣布日期:2023/3/2 16:31:44     作者:中华古板音乐研究院
浏览量

2021年7月19日上午,金年会中华古板音乐研究院“首届古板音乐传承人驻校传承事情坊——2021年度四川扬琴传承人驻校传承事情坊”正式启动。在热闹的开班仪式之后,我们迎来了本次运动的首场专家讲座。本场讲座的主讲人为金年会科研随处长、中华古板音乐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晓教授,讲座问题为“中国古板音乐三论——一种说文解字般的遐思”。

 

主讲人:杨晓教授.jpg

主讲人:杨晓教授

  在讲座正式最先之前,杨晓教授首先叙述了此次四川扬琴传承人驻校传承事情坊课程设置的“知识系统”与“认知结构”。前者是指“将四川扬琴纳入到中国古板音乐-中国曲艺音乐-琴书类曲艺音乐-四川扬琴的知识逻辑之中”,后者则指“身体实践、知识认知和理论学习三位一体的学习方法”。

主讲人:杨晓教授1.jpg

此次讲座主要围绕三个主题睁开,即“什么是中国”“什么是古板”“什么是音乐”。杨先生以为,之以是探讨三个云云重大且无定论的话题,是由于对这三个要害词的讨论,是事情坊后续研究睁开的基础。

讲座共分为三个部分:“『中国』音乐多样性的历时与共时视野”“『古板』中国音乐共性特征的学界解读”和“『音乐』口头古板的典范声音特质”。

第一部分为“『中国』音乐多样性的历时与共时视野”,杨晓先生主要从“中国:时间中领土的演化与生齿的流动”“音乐:爆发在中国的时间关系、生态关系与族群关系”两个方面睁开叙述。她以为,“中国”一词应该从地理看法、政治看法、族群看法与文化看法这四个方面来明确,而这几个看法又是随着时间的衍变而一直转变着的。同时,“音乐”在中国的衍变也随着时间关系、生态关系与族群关系的转变而转变。就时间关系来看,中国音乐履历了一个一直“叠加”与“遗落”的历程,从古代中国的“一元”(即中国古板音乐)到近代中国的“二元”(即中西方双语音乐文化)演变到现代中国的“多元”(即今世多元音乐文化)。从生态关系来看,中国的“音乐”受到农业文化、游牧文化、农牧文化、稻作文化等多样性文化配景的影响。从族群关系来看,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这使得中国的音乐族群文化关系“错综重大”。在以上内容的讲述之后,杨晓教授抛出三个问题,供学员们思索:

1.怎样明确“中国”这一地理与政治看法?

2.怎样明确“中国人”这一族群与文化看法?

3.怎样从时间-空间-生态-族群等视角明确“中国音乐”?

讲座的第二个部分为“『古板』中国音乐共性特征的学界解读”,杨晓先生主要从“教科书:小学音乐课本对古板音乐的明确”和“学术界:音乐学界对古板音乐的共性特征解读”两个方面睁开。

首先,杨晓先生以自己和学生李彦霏配合完成的对人民音乐出书社2012年的小学音乐课本的数据整理统计出发,剖析教科书中的“古板”表述问题。在2012年版“人音社”小学音乐课本中,共有614首曲目(与中国相关曲目389首,与中国无关曲目225首),其中与中国古板音乐相关的曲目(包括原生曲目、改编曲目、创编作品和创作作品)共184首。而在这184首乐曲中,主要以创作和创编作品居多,原生曲目只有35首。由此,杨晓先生提出三个疑问:

1.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要传承什么样的中国古板音乐?

2.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要怎样传承中国古板音乐?

3.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古板音乐的教学知识从何而来?

而关于学界对中国古板音乐的共性特征的要害词解读,杨晓先生则总结出如下要害词:主体-中国、时间-清朝(在清末之前成型)、空间-区域(区域性特点)、状态-活态、样态-礼俗、传承-口传、形态-曲目。

3 (3).jpg

6 (3).jpg

讲座的第三部分为“『音乐』口头古板的典范声音特质”。由于时间缘故原由,杨晓先生主要讲述了“王光祈与【三大乐系】”以及“音腔”。作为“音腔”的典范案例,杨先生与学员们分享了“印度小提琴演奏”的视频,在“咖喱味”的音乐演奏中,学员们对“『音乐』口头古板的典范声音特质”有了起源的感受。随后,杨晓先生请学员们比照曲谱,演唱了“四川扬琴”片断,作曲系的毛竹先生现场为学员们钢琴伴奏。听到学员们的唱谱,现场的传承人们瞠目结舌(仅仅凭证曲谱演唱与现实的“四川扬琴”相差甚远),而随后,在他们(四川省曲艺研究院青年演员唐瑜蔓、四川省艺术研究院青年演员李伟)的树模中,学员们才感受到何谓“音腔”,即一个音的千回百转(一串“钢琴缝里的音”)的韵味和魅力。

640 (1).jpg

640 (2).jpg

在学员们热闹的试唱与模拟后,杨晓先生强调:“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古板音乐?是为了复制别人照旧表达自己?”她以自己的履历往返覆以上问题:“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念书的时间,我深刻的体会到,当你面临这个天下的时间,天下需要听到的是你的声音,而不是重复它的声音。就似乎他们(香港中文大学的同砚)不会问我什么是歌剧,而会以为我作为四川人,一定十分相识川剧。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古板音乐?现实上要追求的是文明的对话”。在热烈的掌声中,本场专家讲座落下帷幕。

文案:彭勇

摄影:邹雨含




 武侯校区

地点:成都会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点:成都会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临空校区

地点: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金年会版权所有? 2013       ICP备05016678号
【网站地图】【sitemap】